Workflow
英矽智能三战港交所:四年亏近6亿美元资金链显著承压 在研管线均未完成Ⅱ期临床商业化前景不明
新浪证券·2025-05-27 16:34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英矽智能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与广发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此前两次递表均因未在6个月内通过聆讯而失效 [1] - 公司被视为行业明星,但尚未验证的商业化能力与持续扩大的亏损使资本市场保持审慎态度 [1] 技术优势与商业化挑战 - 公司是全球首个将生成式AI应用于药物发现全流程的企业,Pharma.AI平台实现多项突破 [1] - ISM001-055从靶点发现到I期临床仅耗时27个月,较传统方法缩短70% [1] - 平台已产出20余项临床或IND阶段资产,其中3项对外授权金额超20亿美元 [1] - 技术优势背后,商业化落地的挑战显著 [1] 财务状况 - 2022至2024年收入从3014.7万美元增至8583.4万美元,复合增长率达68.7% [2]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5.91亿美元 [2] - 2024年净亏损收窄至1709.6万美元,同比降幅达92%,但亏损收窄主要依赖阶段性授权首付款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账面现金仅剩1.26亿美元,负债净额高达6.64亿美元 [3] - 流动比率从2022年的32.1%骤降至16.5%,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占比超70% [3] 收入结构与客户依赖 - 收入主要来自药物发现服务与管线授权 [2] - 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从2022年90.6%增至2024年94.4%,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一度高达76.2% [3] - 赛诺菲12亿美元合作协议两年半仅完成三个靶点的首付款,累计首付款约1250万美元,仅兑现1.04% [2] 研发投入与管线进展 - 2024年研发费用高达9189.5万美元,占总营收的107% [3] - 拥有15款候选药物管线,均处于临床前研究或早期临床阶段 [4] - 研发进展最快的TNIK小分子抑制剂ISM001-055刚刚完成Ⅱa期临床 [4] - 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过程中最费钱的环节,费用占比约为80% [3] 行业挑战与风险 - 二期临床被称为新药研发的"死亡之谷",淘汰率高 [5] - AI制药企业Relay Therapeutics和BenevolentAI因临床数据不佳导致股价暴跌或大规模裁员 [6] - 公司面临"数据孤岛"挑战,数据源分散、格式不一致且不完整 [7] - 国内AI制药产业生态处于发展初期,数据壁垒普遍存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