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与挑战 - 跨境电商行业过去十年的草莽掘金时代结束,商家利润空间大幅压缩,销量降至高峰期三分之一[1] - 美国取消中国商品"小额免税"政策导致关税飙升,直邮小包模式受直接冲击,TEMU等平台被迫调整业务模式[1][7] - 欧盟拟对入境小包裹征费,东南亚市场加强监管(如泰国税务审查、印尼封锁TEMU),全球政策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3][4] 政策影响与市场反应 - 美国5月2日起对≤800美元中国包裹征收120%关税,导致TEMU全托管商品大规模下架,平台转向本地仓发货的半托管模式[7][9] - 中美经贸会谈后关税从120%降至54%,TEMU迅速恢复全托管备货,中国至美国集装箱预订量7天内暴涨277%[10][31][32] - 亚马逊近1000种商品平均涨价30%,TEMU成为首家停止中国直发美国的平台[8][9] 竞争格局演变 - "跨境电商四小龙"(速卖通、TEMU、SHEIN、TikTok Shop)崛起,2023年出口额1.83万亿元(+19.6%),5年规模增长10倍[18][19] - TEMU两年内超越eBay成全球访问量第二,2024年GMV超500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700-800亿美元[20][21] - 亚马逊推出Amazon Haul低价商店应对竞争,行业进入白热化阶段[23] 商业模式创新 - TEMU首创"全托管模式"吸引工厂型卖家,商家仅需供货,平台负责运营/履约,2022年投入百亿资源扶持1万家制造企业[24][25][27] - 半托管模式兴起,赋予卖家物流/定价自主权,速卖通率先推广,TEMU美区流量明显向半托管倾斜[29][30][34] - TEMU推出Y2新模式支持国内直发美国,物流时效延长至14天,平衡仓储成本与政策风险[35]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从价格战转向品牌化,中小白牌商家可能退出,具备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33][38] - TEMU加速全球化布局,欧洲市场预计贡献35-40%份额,超越北美成为第一大市场[36] - 跨境电商进入盈利导向阶段,从"低价出口"转向高附加值品牌策略,平台算法将向合规模式倾斜[34][37][38]
跨境电商的暴富神话消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