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累计办案约5.51万件,涉及金额超33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27 17:47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成效 - 全国累计办案约5.51万件 涉及赔偿金额超过330亿元 [1][3] - 修复成果显著:土壤约5700万立方米 地下水约6500万立方米 地表水约7.4亿立方米 林地约1.6亿平方米 草地约5.4亿平方米 湿地约410万平方米 农田约1000万平方米 清理固体废物约9800万吨 [3] - 磋商结案效率高:占比超过95% 办案周期比诉讼缩短一半以上 [3] 制度体系完善进展 - 形成"1+8+1"立法格局:纳入1部基本法+8部单行法+1部党内法规 [2] - 地方立法覆盖28个省份 40多部地方性法规纳入赔偿内容 [2] - 配套技术体系建立:发布9项国家标准+4项技术文件 地方配套文件达800多件 [2] 工作机制强化措施 - 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省级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 [3] - 生态环境部印发5批案件线索清单 包含4.6万条线索 [3] - 重点督办青海木里矿区等重大生态破坏案件 [3] 现存挑战与改进方向 - 区域办案不平衡:部分地区案件数量少 技术保障能力弱 [4] - 替代修复进展滞后 需强化地方主体责任与督导考核 [4] - 推动立法转化:将改革成果纳入法律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