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经开区新方案出“实招”:强化土地等要素保障,加速培育未来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27 21:05
近日,商务部印发了《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以下称"《工作方案》")。5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 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 经开区在国内一直是代表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促进产业合作的发动机。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 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在沿海城市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国家级经开区在40余 年间数量增长至232个。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特别是 对于一些土地开发接近饱和的国家级经开区来说。《工作方案》重点提到了土地要素保障,也谈到了一 些制度创新,可以在制度创新上做进一步的探索,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方案》还提到,允许各地区统筹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国家级经开 区建设、产业项目建设。朱冰表示,这是不少国家级经开区反映的含金量很高的一项政策,需要各地政 府积极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产业 国家级经开区作为产业集聚区,对带动产业升级、优化供应链布局意义重大。 《工作方案》提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