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债”发行热!多地抢“首发”,多措并举推落地
北京商报·2025-05-27 21:07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支持 - 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 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金额超过2500亿元 [3] - 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有效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领域质效 [4]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落地情况 - 广东省2家科技型企业和1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规模25亿—30亿元 [3] - 北京地区首个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由亦庄国投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5年,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出资 [3] - 京东方集团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10亿元、期限10年,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制造项目出资及补充流动资金 [3] 各省市发行进展 - 山东省4家企业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涵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 [4] - 安徽省4家企业公告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发行规模17亿元 [4] - 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建立科技创新债券发行项目库,向46家企业宣介政策 [6] 发行主体与市场建议 - 当前发行主体以科技企业居多,未来建议拓宽至中小银行、地方性金融机构、民营科技企业及私募股权机构 [5] - 建议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引入长期资本,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实施差异化考核以提高市场积极性 [5] - 股权投资机构是支持科技创新特别是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关键力量,但面临融资期限短、成本高的问题 [4] 区域化发行机制探索 - 建议基于区域资源禀赋进行系统性制度设计,构建复合化、立体化、专业化的实施框架 [6][7] - 科技园区集中区域可推动区域性银行发行"地方优势产业专项债",定向支持属地主导赛道 [7] - 需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区域联动机制,促进跨区域创新要素整合、形成联合发债机制 [7] 金融机构角色转型 - 金融机构需从资金中介向价值发现者、创造者和增值者转型 [8] - 应建立科技企业专属评估模型,将研发投入强度、专利质量、技术迭代速度等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8] - 发展"投行+商行"协同服务模式,通过"科创债+认股权证"等结构化设计平衡风险收益 [8] - 大型银行可发行专项科创债定向支持科技贷款投放,中小银行可推出细分产品贴合本地轻资产企业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