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美国不能接受中国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3
搜狐财经·2025-05-27 23:10
中美贸易顺差与制造业竞争 - 去年我国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远超美国1947年的1300亿美元、日本1993年的1850亿美元和德国2017年的3260亿美元 [3][14] - 我国制造业依靠规模化效应和成本控制实现物美价廉,商品远销海外,但美国将此作为加征关税的借口 [3] - 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批评我国过度依赖制造业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并向全球大量输出制造业产品 [1][3] 美国对华战略的经济与安全动因 - 美国工业化实力下降导致内部贫富分化加剧,蓝领群体在全球化中利益受损,反映在《乡下人的悲歌》等社会现象中 [4][5][10] - 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暴露美国供应链依赖风险,强化其打压我国制造业的动机,尤其在芯片等关键领域 [6] - 美国担忧我国在高端制造业(如汽车、飞机)的追赶会永久损害其利益,威胁其高薪资福利模式 [9][12] 比较优势理论的失效与全球化竞争 -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我国全产业链发展导致各国优势趋同,可能永久损害发达国家利益 [8][9] -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并在芯片等领域加速追赶,美国因此加强技术管制以维持剩余优势 [9][12] - 全球化从合作转向零和竞争,经济外因素(如贸易摩擦、国际关系)影响加剧 [13][14] 我国制造业的全球影响与应对策略 - 法国总理贝鲁称我国贸易顺差是"计划取代欧洲工业"的战略结果,反映欧美国家的警惕 [15] - 扩大内需和开拓新兴市场成为降低对欧美依赖的关键路径 [15] - 我国制造业进步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竞争加剧不可避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