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应用加持 智能传感器发展迎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2025-05-28 02:08

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 - 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蚌埠举行,聚焦汽车、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热门应用领域 [1] - 23款长三角MEMS与传感器新技术、新产品集中亮相,包括"超低噪声高精度生物信号采集系列芯片""可控多通道脑电采集系统"等 [1] - 智能手机内含几十个传感器,人形机器人搭载上百个传感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推动传感器在大数据、应用场景等领域规模化发展 [1] 蚌埠打造中国传感谷 - 华鑫微纳总投资50.6亿元的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项目正在进行工艺调试,规划月产能达3万片,有望成为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 [2] - 蚌埠集聚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相关企业200余家,中国传感谷与视谷、声谷共同支撑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2] - 22家安徽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在中国传感谷布局,省人工智能母基金设立2只总规模10亿元的子基金支持产业发展 [2] - 蚌埠经济开发区在赛迪顾问报告中位列中国MEMS产业第六名,比2024年上升两位,目标2030年智能传感器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3] 智能传感器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4061.2亿元,增长率11.4%,预计2025年达4565.9亿元 [4] - MEMS传感器2024年国内产值已超千亿元,具备小型化、集成式等特点 [4] - 全球物联网规模重回两位数增长,AI、5G等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4] 人工智能与传感器技术融合 - 人工智能发展分为感知智能、计算智能、认知智能三个阶段,智能传感器是感知智能的硬件基础 [5] - 传感器在多技术学科融合下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装备智能化水平取决于多维度数据融合能力 [6] - 人工智能对智能驾驶、具身智能、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电网等领域的传感器产业赋能显著 [6]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应用 -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成本占比约26%,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具备感知环境、交互决策能力 [6] - 电子皮肤、视觉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等高价值量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广泛应用 [6] - 人形整机对智能感知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从传感层到感知层的技术突破是人形机器人迈向具身智能的关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