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部门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出实招 支持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 加大先行先试授权
上海证券报·2025-05-28 02:08

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达232个[1] - 经开区经营主体超490万家包括7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8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83%[5] - 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万亿元[5] 要素保障措施 - 支持为经开区单列年度土地指标以解决东部地区土地开发饱和问题[2] - 允许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产业项目建设[2] - 支持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如苏州工业园区中新集团A股上市案例[2] - 全球范围招引高层次人才并通过产教融合培养技能人才[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经开区拥有超700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 - 将出台专项措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鼓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体[3] - 支持设立离岸创新基地探索"海外研发+境内转化"模式[3] - 优先安排品牌活动打造"投资中国——选择经开"招商品牌[3] 管理体制创新 - 推动行政管理主体与开发建设主体相对分离[4] - 下放省市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4] - 优化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动态调整检查频次[5] 开放型经济举措 - 加大先行先试授权推动与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3] - 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促进外资企业再投资[3] 绿色低碳发展 - 修订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和标准[5] - 支持经开区开展深化环评改革试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