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
经济日报·2025-05-28 06:26

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概况 -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年发展已从试点城市扩围至全国,开户规模持续增长,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总体运行平稳 [1] - 截至2024年11月末,已有7279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但存在"开户热、缴存冷"现象,人均缴费金额仍有很大提高空间 [3] -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一个万亿元级的市场雏形已经显现 [3] 制度优化与政策推进 -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2024年12月五部门发布通知将制度从36个试点城市推广至全国 [2] - 政策持续优化产品供给和管理服务,包括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等纳入产品范围 [4] - 专家认为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的核心补充,政策效能将持续释放,发展潜力巨大 [2] 产品供给与金融机构参与 - 截至2024年5月20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1019款,包括储蓄类466款、基金类292款、保险类228款、理财类33款 [4] - 金融机构通过银行账户为基础,在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领域取得进展 [4] - 专家建议金融机构应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年龄段和风险偏好设计差异化产品 [4] 产品创新方向 - 差异化供给:为保守型投资者提供储蓄产品,为稳健型提供保险产品 [6] - 智能化投顾:利用AI技术提供动态资产配置建议 [6] - 费率优化:推广低费率产品降低持有成本 [6] - 场景化服务:结合健康管理、疾病照护等设计综合养老方案 [6] 市场参与问题与改进建议 - 当前优惠政策对高收入者更有利,对中低收入群体吸引力不足 [7] - 部分投资者对产品特性和风险认知模糊,将账户视为"强制储蓄工具" [7] - 银行网点存在"重开户、轻服务"现象,倾向于推销高费率产品 [7] - 建议优化考核机制侧重服务质量,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长期主义宣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