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与潜力 -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超1.8亿户民营经营主体,是极具增长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 [1][2] - 电商平台每秒钟有5000多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数据流通每秒钟超过143万GB [2] 政策与制度建设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从三个维度明确顶层建设方向 [2] - 国家层面明确15个方面重点情形,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2] - 北京市印发《实施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安排6个方面55项具体任务 [7] 区域协同与互联互通 - 京津冀三地实现230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09项从业资质资格互认 [3] - 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5] - 苏州启用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前置货站,降低地面物流成本近30% [4] 数据与要素流通 - 24家数据交易机构开启互认互通,数据流通成本大幅降低 [2] - 北京市规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开放1.8万个高质量公共数据集 [5]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成全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数据交易平台 [5] 市场活力与竞争 - 1至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亿元以下项目民营企业中标占比超80% [7] - 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达到89.5,为2020年以来最高值 [7] - 人形机器人领域企业差异化竞争,响应时间最短达20毫秒 [7] 监管与标准化 - 北京市对2247项地方标准全面开展公平竞争审查,限制竞争的标准将修订或废止 [8] - 京津冀三地推动CCC免办监管尺度一致、检查标准统一、检查结果互认 [8] - 北京市今年将发布5项以上共建计量技术规范 [8] 贸易与循环 - 前4个月全国省际贸易销售额占比40.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4]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区域间贸易往来,畅通国内大循环 [4]
央地携手破除壁垒畅通要素流通渠道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5-28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