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Rokid成立于11年前,创始人Misa(祝铭明)曾任职阿里,受Google眼镜启发创业 [1] - 公司最新估值达10亿美元,但盈利情况尚不明确 [1] - 近期因AR+AI眼镜产品演示引发市场关注,带动博士眼镜、明月镜片、杰美特等概念股涨超20% [2] 行业地位 - Rokid与Deepseek、宇树并列为"杭州七龙珠",成为中国最受关注的科技创业公司之一 [2] - 中国企业在AR设备和AI光学领域已处于"断崖式领先"水平,未来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4][10] - 行业正处于快速洗牌阶段,技术过硬的公司将成为最终生还者 [4] 产品技术 - Rokid Glasses采用光舟半导体提供的单光机衍射波导方案,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和显示效果好的特点 [3] - 光舟半导体拥有从光芯片设计软件到产品制造的完整IP及专利,获红杉中国、腾讯、字节等机构投资 [3] - 单光机方案相比传统双光机可节省50%以上成本,降低功耗并减轻重量 [14][17][20] - 光舟半导体是全球唯一实现单光机双目显示技术的企业,并独家拥有相关专利 [14] 技术路线 - 当前AR眼镜主要技术路线包括棱镜、Birdbath和衍射光波导 [15] - 衍射光波导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100分显示效果的技术路线,虽然当前仅达五六十分水平 [16] - 光舟半导体采用单层玻璃实现RGB全彩波导,相比微软Hololens等企业的双层方案成本降低超50% [20] 市场趋势 - AI眼镜市场因雷朋和Meta合作产品而火爆,大模型能力提升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6] - 行业可能出现两种盈利模式:硬件盈利或内容后向盈利,后者仍需时间培育 [7] - 行业入门级产品价格比两年前降低至少1000元,供应链成熟度提升带动成本下降 [22] 客户需求 - 客户对光学产品的核心诉求包括:显示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重量更轻、价格更便宜 [22] - 光舟半导体客户数量每年翻倍增长,包括创业公司、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 [22] - 已公开客户包括影目INMO GO2和深圳微光等企业 [23][24] 行业挑战 - AI眼镜供应链尚未成熟,不同供应商方案差异大,单一环节错误可能导致产品崩盘 [3][10] - 行业已出现价格战趋势,最终胜出取决于技术实力和资金储备 [9] - 产品设计面临鼻梁宽度和镜片夹角等技术挑战,需平衡功能性与美观度 [19]
前大厂专家做出全球唯一光学方案,已是Rokid多年供应商|硬氪专访
36氪·2025-05-28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