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磅新规将出台!银行理财产品信披会有哪些变化?
新浪财经·2025-05-28 13:37

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资管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信息披露进行全面规范,实现产品情况"三清"(看得清、厘得清、算得清)[1] - 新规核心针对公募银行理财产品,因面向大众投资者需更规范披露,而保险资管多为私募性质以约定为主[1] - 重点规范业绩比较基准披露,原则上禁止调整基准,确需调整需严格审批并披露历次调整情况[2] - 要求嵌套产品穿透披露底层资产,提升透明度防范监管套利,目前理财投资资管产品规模占比达59.21%[8][9] - 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正朝精细化发展,但查询便捷性和非标资产披露仍有改进空间[13][14] 募集环节规范 - 重点规范产品说明书、合同、风险揭示文件,明确业绩比较基准要求,实现"看得清"[1] -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需严格内部审批,开放式产品应禁止固定数值/区间型基准,定开/封闭产品可披露固定数值但需说明下浮理由[2] - 投资者需注意业绩比较基准仅为参考,实际收益可能差异较大,应综合考量历史表现、策略、风险等级等因素[3] 存续环节规范 - 要求定期报告真实准确全面披露过往业绩,强化重大事项及时披露,实现"厘得清"[1] - 当前业绩展示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同产品不同时段收益率标准混乱(如某产品近1年涨5.15%但近3月跌0.22%)[4][8] - 需通过监管认可平台披露季度/半年度/年度报告,涵盖规模、净值、投资资产等内容[2] 终止环节规范 - 要求到期公告和清算报告披露收费情况和收益分配情况,实现"算得清"[1] 嵌套产品披露 - 被投产品管理人需协助穿透披露(公募基金除外),目前理财投资资管产品规模达15.45万亿元占比59.21%[8][9] - 部分产品仍存在未穿透披露问题,如某城商行理财产品仅披露至大类资产配置的"粗糙"程度[10] - 行业正朝精细化发展,某股份行产品从仅披露穿透前配置进步到公示穿透后前十大资产明细[11][13] 改进方向 - 信息查询便捷性待提升,需实现产品名称/代码精准查询和公告整合[13] - 非标资产披露需细化,建议区分类型并避免单一收益率披露,当前新增投资金额和担保情况但无专门格式要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