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产能严重过剩,监管出手整治“内卷式”竞争
南方都市报·2025-05-28 14:27
电子烟监管体系构建 - 电子烟自2021年11月纳入《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后,监管体系覆盖制度、组织、执法等多层面 [1] - 全国查处电子烟行政案件7615起,刑事案件2470起,查获非法产品2328万个,追责2263人 [1] - 深圳电子烟企业占全国72%,出口额占66%,2024年前4月查处案件69宗,查获产品64.96万个,涉案金额4364.67万元 [1] 调味电子烟违法治理 - 国家烟草专卖局部署十项重点工作打击违法销售,2024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1.7万人次,检查零售户19.1万次,罚款480万元 [2] - 联合电商平台建立关键词屏蔽机制,二期全网涉烟信息监测平台2024年投入运行,提升互联网涉烟信息处置效率 [2] - 安徽宿州"11.16"案件查获电子烟11.19万个,涉案金额超4亿元,追责24人 [3] 产能与竞争管控 - 电子烟产能严重过剩,"内卷式"竞争扭曲市场机制,监管层阻止违规新建项目103个,收回许可证6家,停业18家 [4] - "产能+规模双控"政策6月实施,产能数据将印在许可证上作为监管依据 [5] - 专项整治发现持证企业违法代工、异地生产等问题,部分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5] 监管政策升级 - 草本雾化器等"不含烟碱"产品纳入监管,专项行动查获产品逾20万个,涉案金额1800万元 [3] - 监管逻辑由"市场调节"转向"安全优先",重点保护未成年人,加强行政许可审核及校园周边整治 [5] - 禁止互联网销售及广告发布,未来将通过更严格产业准入和联合监管机制强化风险防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