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银行消费贷不能局限在优质客群里“内卷”
北京商报·2025-05-28 17:48

金融提振消费的核心观点 - 金融作为撬动消费升级的杠杆,需通过精准识别需求、优化产品设计降低门槛,扩大服务覆盖面[3] - 信贷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一环,但当前存在额度不足、手续复杂、实际利率高等问题[3] - 金融机构需利用大数据提升营销精准度和风控能力,同时调整优质客户界定标准[4] - 银行应突破优质客群内卷,挖掘中高风险客群潜力以促进行业增长[4] - 经济复苏背景下,零售贷款不良风险缓解,未来银行可能降低准入门槛[4] - 金融支持消费需多政策协同,包括信贷优惠、支付生态构建及公募基金等发力[5] 当前消费信贷市场问题 - 营销渠道过度渗透导致贷款产品"触手可及"假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3] - 零售贷款不良率处于高位,消费贷和信用卡不良率均上升[3] - 银行转向质量导向策略,提高准入门槛但客户分层标准滞后于新职业形态[4] 金融机构改进方向 -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营销与客群匹配[4] - 优化风控模型,修正优质客户界定标准(如职业标签局限性)[4] - 战略层面布局中高风险客群市场,提升服务能力[4] 政策与市场协同措施 - 金融监管部门推出延长贷款期限、提高额度等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刺激汽车家电消费[5] - 人民银行推出5000亿元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预计推动住宿餐饮等领域专属贷款产品[5] - 供给侧需通过新消费品牌质价比提升创造需求[5] 行业趋势展望 - 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将促使银行调整零售贷款策略,未来低息高额消费贷机会增加[4] - 服务消费领域(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或成商业银行专属贷款产品重点方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