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快手一季度财报核心亮点为AI业务可灵AI商业化加速,收入达1.5亿元,海外业务经营利润首次转正 [1][5][7] - 公司电商GMV增速稳定在15%左右,但货架电商贡献占比停滞在30%,面临增长瓶颈 [2]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增速降至8%,短剧等新兴业务竞争力不及抖音 [3][6] - 可灵AI通过差异化视频生成赛道布局取得技术领先,但面临字节等巨头的直接竞争 [5][7][12] - AI技术已渗透至公司60%的营销消耗,成为业务重构的核心驱动力 [9][10] 财务表现 - 可灵AI商业化收入:2024Q4至2025Q1累计达1.5亿元,其中P端用户贡献70% [1][5][6] - 电商GMV:Q1达3323亿元(同比+15.4%),货架电商占比30%无显著提升 [2] - 线上营销收入:Q1为180亿元(同比+8%),UAX解决方案占比提升至60% [3][9][10] - 研发开支:Q1为33亿元(同比+16%),显著低于腾讯的189亿元 [13] 业务发展 AI业务 - 可灵AI成立独立事业部,技术层面推出MVL多模态系统,连续三月登顶全球视频生成榜单 [7] - 商业化模式:P端订阅(70%)、C端订阅及B端API合作(小米/蓝色光标等数千家企业) [6][7] - 技术对比:生成速度落后字节即梦AI(5秒vs排队3小时),但细节质量接近 [12] 电商业务 - 全域电商转型中货架电商进展缓慢,品牌吸引力弱于抖音 [2] - AI赋能:智能开播工具覆盖60%内循环营销消耗,AIGC素材日均消耗3000万元 [10] 营销业务 - 外循环增长依赖短剧/小游戏/本地生活,但短剧平台建设落后抖音红果短剧 [3][9] - AI驱动:UAX全自动投放占比从55%提升至60%,内循环智能托管渗透率达60% [10] 行业竞争 - 视频生成赛道:面临字节即梦AI(App Store榜首)、腾讯混元(16秒视频生成)的直接竞争 [12] - 技术投入差距:快手研发开支仅为腾讯1/6,增速(16%)落后行业龙头 [13] - 差异化优势:专注视频生成细分领域,避开百度等企业主攻的语言大模型赛道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