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内公募自购权益产品超18亿元
证券日报·2025-05-29 00:17

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分析 核心观点 -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近期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博时基金和东方红资产管理分别投入1000万元自购旗下产品 [1] - 行业年内权益类基金自购总规模达18.85亿元,涉及260余次自购 [1] - 自购行为被市场解读为机构对后市的积极预期,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1][2] 自购规模与结构 - 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10.21亿元(134次),混合型基金自购规模8.64亿元(133次) [1] - 股票型基金中指数产品占主导,被动指数型和增强指数型合计占比80%(7.25亿元+0.91亿元) [2] 机构参与情况 - 70余家公募机构参与自购,其中50家净申购额超5000万元 [2] - 工银瑞信基金以3.97亿元居首,天弘基金(2.6亿元)、永赢基金和中银基金(各0.9亿元)紧随其后 [2] 行业政策与趋势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自购规模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加分幅度提升50% [2] - 指数产品因资产配置灵活性和品牌建设需求成为自购重点 [2] 市场影响与策略 - 自购行为促进投研能力升级,推动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协同 [2] - 需结合投研体系优化将自购转化为实际业绩支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