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深化转型 推进“三差平衡”是关键
证券日报·2025-05-29 00:28
利率环境对保险业的影响 - 三季度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大概率调降,从4 025%逐步下调至2 5% [1] - 多数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已跌破1%,利率中枢持续下移导致保险业利差损风险加剧 [1] - 保险业利率调整滞后于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会放大利差损风险 [1] - 债券作为险资核心配置资产,其收益与市场利率紧密挂钩,利率下行直接压缩新增投资收益空间 [1] 保险业盈利模式转型 - 行业需从"利差依赖"向"三差平衡"转型,利差、死差、费差分别反映投资收益、风险发生率和运营效率 [2] - 负债端需加速产品结构转型,推广"低保证+高浮动"产品,减少对高保证产品的依赖 [2] - 引入挂钩国债收益率或LPR的动态定价机制,将产品收益与市场利率联动 [2] - 资产端需强化久期管理与多元配置,增持超长期利率债、基础设施REITs等长久期资产 [2] - 加大权益类、另类资产投资比例,增强收益弹性 [2] 提升死差益和费差益的措施 - 加大健康险、定期寿险等保障型产品销售力度,优化定价假设 [3] - 推动"医健险"深度协同,通过健康管理服务降低赔付支出 [3] - 严格落实"报行合一"监管要求,杜绝费用竞争 [3] - 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与数字化转型,精简冗余环节以压降运营成本 [3] 行业发展趋势 - 低利率环境既是挑战也是重塑竞争优势的机遇 [3] - 需摒弃"规模至上"模式,通过产品创新、资产配置优化等构建新型盈利模式 [3] - 行业需回归风险保障本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