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激光雷达,竟然会扫坏你的镜头
激光雷达技术特性 -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纳秒级激光脉冲测量物体距离和形状,形成点云数据 [8] - 128/192线雷达指同时发射的光线数量,线数越高精度越高,扫描范围通常为水平120°垂直25°数百米区域 [10] - 当前主流车载激光雷达采用905nm和1550nm两种波长,1550nm方案探测距离可达300米以上,905nm通常不超过200米 [15][21] 设备损伤机制 - 激光穿过手机镜头会逐步烧毁CMOS微透镜、拜尔滤镜和布线层,损伤表现为点→线→面的渐进过程 [12] - 实测显示1550nm激光雷达(如蔚来ET7)对摄像头损伤更大,在10cm距离可造成坏点 [17][18] - 波长与损伤相关性:532nm激光在28.95 mJ/cm²能量密度时出现点损伤,1064nm需40.79 mJ/cm² [13] 安全标准与行业实践 - 行业普遍采用Class 1人眼安全认证,单脉冲能量小于8mJ/cm² [15] - 1550nm激光易被眼球水分吸收,人眼安全性更高,因此国标允许其使用更高发射功率 [19][21] - 禾赛905nm雷达在10cm距离功率密度仅0.0004 W/cm²(换算0.4 mJ/cm²),远低于损伤阈值 [15] 实际影响案例 - 沃尔沃Ex90、蔚来ET7、问界M7的激光雷达均出现烧坏手机镜头或监控设备案例 [1] - 不同品牌手机测试显示:3米距离基本安全,10cm近距离可能产生坏点,1550nm雷达风险更高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