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03亿,占网民总数近一半,2024年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0.63%,预计2029年突破3000亿元 [13] - 谷子经济带动老商场复兴,广州地王广场通过改造地下两层为谷子集市实现客流回升,摊位从40个增至100多个,节假日人气堪比漫展 [6][18] - 谷子集市在全国多地扩展,上海大悦城、西安银泰百货、佛山顺联百花商场等均引入类似模式 [11] 商业模式 - 谷子集市摊位费低廉,周五负二层仅需13元/天,周六热门摊位30元/天,摊主多为兼职或爱好者,盈利非首要目的 [20][31] - 低价周边更受欢迎,如8.8元/张的原画切页日销可达四位数,而高价手办(如200元以上SHF模型)滞销现象普遍 [66][61][62] - 固定店铺面临压力,月均成本超3000元,依赖集市客流,部分小店因涨租倒闭,商场或倾向引入大型商户 [74][77] 消费行为 - 二次元消费呈现性别结构变化,女性占比显著提升,地王广场集市中女性消费者占比约80% [60] - 消费者偏好转向小体积、低价谷子(如吧唧、明信片),传统高价手办需求下降,3-20元商品最易成交 [61][63] - 社交属性突出,顾客通过比价、定制、交流IP内容增强体验,摊主常因兴趣互动提供折扣或赠品 [23][26][29] 市场挑战 - 同质化严重导致新鲜感消退,摊主重复陈列相同商品,客流增长乏力,部分摊主日销售额从400元降至100元 [69][70] - 价格波动剧烈,某吧唧因官方再贩从800元跌至13.5元,市场存在泡沫风险 [12] - 商场与摊主关系微妙,部分区域缩减摊位以引入品牌店,爱好者担忧商业化挤压原有生态 [76][77] 典型案例 - 广州地王广场通过谷子集市重振,周末单日客流超千人,摊主涵盖学生、前游戏公司员工、中年代售者等多元群体 [18][34][39] - 定制化商品受追捧,如手工不织布周边定价15-35元,画师色纸售价高达400元,体现个性化需求 [26][36] - 临时性热点驱动销售,如《哪吒》电影上映期间相关卡牌日销180元/张,但热度消退后难持续 [74]
快倒闭的老商场,被二次元盘活
虎嗅·2025-05-29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