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滇池开“美颜”“流量”变“留量”
中国环境报·2025-05-29 09:43

滇池治理成效 - 滇池水质从2016年劣Ⅴ类提升至2018年Ⅳ类,并连续7年保持Ⅳ类水质 [2] - 通过系统治理措施(如54321工作思路)新增4个百万吨级污水处理工程,构建雨水、污水、清水调度体系 [5] - 累计拆除546个违规违建点位(111.9万平方米),环湖路临湖侧减少建设用地115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639万平方米 [6] 生态修复成果 - 修复矿山159座(1.17万亩),滇池流域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40.78%提升至42% [7] - 建成6.29万亩环湖生态带,湿地面积达4.57万亩,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13.1%提升至81% [7] -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植物物种从232种增至303种,鸟类从89种增至175种,鱼类从23种增至26种 [7] 科技与标准建设 - 制定10多项地方标准(如湿地建设管理、蓝藻预警),整合水文、气象等数据实现"一网知滇池" [7] - 联合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协同攻关,强化科技支撑 [7] 生态经济转化 - 2023年启动46个重点村改造,39个已开工,22个投入运营后吸引游客超2000万人次,营收达5.4亿元 [8][9] - 打造牛恋、福保等网红村庄,形成"环滇池乡村生态旅游圈"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