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暖风频吹!纳斯达克调整上市规则,中概股融资成本大降
搜狐财经·2025-05-29 10:07

纳斯达克对中国概念股监管政策调整 - 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近期对中国概念股的监管政策出现积极调整,为中资企业赴美上市创造更有利环境,主要体现在上市融资门槛、流动性监管及VIE架构接纳等关键领域 [1] 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方式变化 - 纳斯达克此前对"受限制市场"企业设额外融资门槛,要求IPO融资额至少2500万美元或市值的25%,该规定曾对中国大陆和香港企业构成障碍 [3] - 2022年12月PCAOB获得对中国大陆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的完整检查权后,相关限制实质性解除,2023年案例显示融资门槛显著降低(如聪链集团融资800万美元,拍明芯城融资600万美元,多家企业IPO不足市值10%) [3] - 融资门槛降低特别有利于成长型科技企业,使其在发展早期即可获得国际资本市场支持 [3] 流动性监管框架优化 - 2022年纳斯达克曾对小盘股IPO(尤其涉及中概股)加强监管,但2023年形成更成熟框架,即使IPO规模和流通股比例未达常规标准,只要充分披露风险仍可获批 [5] - 监管思路从"一刀切"量化标准转向注重企业质量与信息披露的实质监管,显著降低中概股合规成本 [7] VIE架构接纳进展 - 2023年量子之歌和小i机器人等企业成功以VIE架构上市,打破2022年停滞状态 [7] - 转变源于企业加强VIE架构风险披露,且中国证监会明确支持合规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目前SEC和纳斯达克仅关注风险披露充分性,对VIE架构本身无额外限制 [9] 政策调整效果显现 - 2023年中概股IPO数量较2022年增长约40%,融资总额明显回升,科技和创新型企业重新成为上市主力 [9] - 中美审计监管合作持续推进叠加纳斯达克政策优化,中概股赴美上市有望保持回暖态势 [10] 企业应对建议 - 需确保财务和信息披露质量,同时关注两国监管政策动态 [12] - 建议企业评估不同上市架构利弊、提前合规准备、选择合适时间窗口并建立专业投资者关系团队 [12] - 中概股有望在中美市场间发挥桥梁作用,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通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