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展望与货量变化 -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贸易商集中出货导致货量恢复至"对等关税"实施前水平,高于平常货量的10%至20% [1] - 当前货量主要为原先滞留在仓库的存量货,后续生产周期约1至2周,预计6月货量充足 [1] - 4月美国"对等关税"导致货量大幅下降,随后东南亚出口量快速增长但增量有限,5月中美联合声明后中国出口量大幅增长 [4] - 北美航线货运量呈现脉冲式增长,班轮公司调整运力导致全球海运价格上扬 [4]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是需求方面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已对集装箱运输量与货物流向造成较大影响 [3] - 货物流向将长期呈现区域化、碎片化趋势,全球供应链向"全球化与区域化相融合"方向发展 [3] - 美国联邦法院阻止特朗普关税政策生效,但特朗普政府已提交上诉通知 [8] 长约签约与运价 - 欧线与美线为长约签订主力航线,签约量及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3] - "对等关税"对长约签约影响有限,客户通过长约模式锁定舱位与运价 [3] - 美线签约已于4月底全部完成,签约价格同比提升 [3] 港口拥堵与运力调整 - 抢运潮可能导致美国港口拥堵,但程度低于新冠疫情时期 [5] - 中远海控在北美有自投资码头,拥堵影响相对可控 [6] - 公司制定运力调整内部预案,确保运力快速灵活进出航线以满足客户需求 [8] 联盟合作与航线运营 - "双子星联盟"已完成新海运网络过渡,联盟模式进一步分化 [7] - 海洋联盟自2017年长期合作,将持续完善航线运营 [7] - 公司加强联盟内外合作协同,灵活调整航线布局以应对市场变化 [7] 跨境电商与业务拓展 - 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海运拼箱业务需求增加 [8] - 公司在华南推出的跨境电商特色快航SEA3已恢复航线,并在北美采购跨境电商仓库 [8] 公司应对策略 - 组织营销团队滚动排摸客户需求变化、生产变化及货流变化 [8] - 确保全球范围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强运营管理 [7] - 建议竞争充分的企业客户提前与船公司沟通协商以快速反应市场形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