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经营表现 - 万豪、希尔顿、洲际、凯悦等国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RevPAR持续下滑:万豪同比下降2%、洲际下降3.5%、凯悦下降5.2%、温德姆下降8% [5][8] - 全球市场与华表现分化:凯悦全球RevPAR增长2.3%但中国区下滑5.2%,希尔顿除中国外主要区域均增长 [5][8] - 政务差旅预算收紧与"过紧日子"政策常态化加剧经营压力,高端商旅需求萎缩明显 [1][8][10] 高端酒店资产法拍潮 - 大理实力希尔顿酒店以9.83亿元(原值18亿元)司法拍卖流拍,沈阳/长沙世茂希尔顿将跟进拍卖 [3][5] - 2023年1-7月全国342个高端酒店被拍卖,流拍率85%;2024年4月54家酒店拍卖流拍率超70% [5] - 法拍主因地产行业下行导致业主资金链断裂,国际酒店集团轻资产模式虽无直接损失但影响品牌形象 [5] 行业应对策略 - 成本控制:高星酒店人房比从1:1.1降至1:0.9,通过合并岗位、灵活用工提升人效,削减客用品成本(如减少毛巾/水果供应) [12] - 价格调整:高端酒店降价保入住率,厦门佰翔五通酒店等主动降低会议报价以争取客户 [10][12] - 翻新延缓:五星级酒店大规模翻新成本达3000-7000元/平方米,部分选择局部修补替代 [12] 市场扩张与下沉 - 希尔顿加速布局二三线城市:重庆/三亚/哈尔滨新开"绽欣版"花园酒店,上海前滩华尔道夫9月开业 [13] - 万豪2025年拟新增30家酒店,一线城市聚焦JW万豪品牌,下沉市场拓展万枫/福朋喜来登 [13] - 2023年中高档酒店签约量同比增长24.6%,国际集团采取"向上盘存量、向下拓增量"策略 [13] 竞争格局变化 - 本土集团华住/锦江迈入万店时代,中高端市场转向存量优化 [14] - 高端酒店降价挤压中端市场,行业压力向经济型酒店传导 [14] - STR数据显示除深圳/香港外,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周中RevPAR普遍下跌 [10]
国际酒店巨头要在中国过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