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买不起房的人,已经盯上了断供房
搜狐财经·2025-05-29 16:19

房价下跌与断供现象 - 近期社交平台出现大量"送房子/倒贴送房子"帖子,房主为转嫁房贷压力提出"0元购"模式,即买方仅需承担剩余贷款即可过户[2][4] - 典型案例显示:四川某房主2018年购房需还30年房贷(月供4000元),但月薪仅7000元,剩余25年贷款无力偿还[7] - 部分房主为加速出手甚至倒贴现金,如南方某省会城市夫妻因裁员危机,愿免费过户其婚房(首付已掏空家庭积蓄)[11][12][14] 断供背后的经济压力 - 房价断崖式下跌加剧还贷压力,某案例显示房产1年内贬值50万元,导致持有者资不抵债[14] - 双重压力来源:①持续月供(某案例月供占收入57%)②房价下跌使剩余贷款接近当前市值[17] - 投资性购房者受损更严重,广东某业主2016年购入两套房产,现月供已超过收入,面临法拍风险[19] 法拍风险驱动急售行为 - 断供半年将触发银行诉讼,导致房产查封、支付渠道冻结及征信受损,部分业主为规避风险选择亲属过户[21][25] - 与传统中介挂牌相比,业主更倾向自主挂网:①中介市场低价房泛滥 ②可节省佣金支出(某案例称"不想多花一分钱")[21] - 法拍房折价率普遍超30%,促使业主在资不抵债前采取"送房止损"策略[19][21] 买方市场博弈逻辑 - 接盘者需承担三大风险:①房价继续下跌 ②老旧房产维护成本 ③剩余贷款可能高于现房价值[21][23] - 中介行业观察显示:投资性接盘存在重大隐患,某案例计划"以租养贷"被评估为高风险行为[25] - 自住型买家相对受益:①交易谈判优势(房主急售不纠缠细节)②省去首付压力[23][25] 行业趋势与社会影响 - 现象反映房地产周期逆转,部分城市出现"负资产"群体(贷款余额超过房产现值)[27] - 与2016年市场高峰期相比,投资性购房者预期彻底反转(原计划用投资房覆盖自住房贷款)[19] - 房产价值波动直接影响家庭财务结构,某案例显示房产贬值引发婚姻危机及多代积蓄蒸发[11][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