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用户画像解析
36氪·2025-05-29 16:23

行业趋势 - 2025年4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1%,标志着汽车市场进入"油电并行"新纪元 [1] - 充电桩建设加速与补贴政策落地推动下沉市场渗透,如内蒙古东部县域新能源皮卡通过"柴油加热包"技术解决冬季续航问题 [2] - 北京五环内新能源网约车占比达72%,充电网络密度支撑高频次使用 [6] 消费群体差异 收入与地域 - 上海高端车主家庭年收入超50万元,将高端新能源车视为科技品味与环保理念表达 [2] - 山东乡镇个体商户选择五菱宏光MINI EV,电费比燃油车节省85%,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成为下沉市场"生产力工具" [2] - 深圳中心城区充电桩密度达200台/平方公里,内蒙古东部县域38%消费者因"找不到快充桩"放弃电车 [2] 年龄与性别 - 25-35岁新能源车主占比61%,其中87%认为"车机系统比发动机参数更重要" [3] - 45-55岁男性偏好日系燃油车,车龄超10年的二手车溢价12% [3] - 女性车主在硬派越野领域占比从2020年8%升至2025年23% [3] 职业与价值观 - 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商使用新能源车后议价空间平均多出2%,临沂商贸城新能源渗透率达40% [3] - 高知高收入群体将新能源车减碳数据视为"ESG投资圈层的社交货币" [4] - 医生等职业因专业顾虑选择燃油车,形成"保守阵营" [4] 市场生态 - 极端环境下燃油车仍占主导:西藏阿里地区兰德酷路泽为无人区首选,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接驳大巴98%为燃油车 [6] - 家庭车库出现代际调和现象,如北京家庭同时拥有燃油奥迪A6L和电车极氪001 [6] - 短视频平台"油电之争"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反映社会关注度 [6] 社会价值观映射 - 年轻群体将汽车视为"可移动智能终端",体现技术乐观主义 [7] - 传统消费者将燃油车视为"工业时代的浪漫遗产" [7] - 下沉市场用户关注"每公里使用成本",体现实用主义哲学 [7] 行业启示 - 汽车工业竞争核心是满足不同群体真实需求,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在细分市场各自深耕 [7] - 市场多元共存是成熟标志,如北京望京车库同时停放理想L9、宝马X5、五菱宏光MINI EV等不同定位车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