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舍弗勒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张艺林:如何把德资经营成“中国民企”
中国汽车报网·2025-05-29 17:46

公司本土化战略 - 舍弗勒中国采用中国智慧经营,与中国市场同频,跟中国客户同进,在中国本土创新,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技术和经营自主权 [2] - 公司从2004年170人、3000万欧元销售额发展到2023年19000名员工、近50亿欧元销售额,设有6大研发中心和17座工厂 [4] - 中国区研发人员从计划400人扩展到近2000人,研发能力从应用开发提升到原创性开发,技术在全球体系中领先 [7] 人才培养体系 - 初期引进200名德国工程师进行手把手培训,建立5级技术能力评估体系(技术销售/应用开发/新品开发/自主创新/自主预研) [4] - 中国区在舍弗勒全球技术评比中包揽金奖,并开始向越南、泰国等国家输出管理人才 [7] - 人才培养投入为后续本土研发能力打下基础,被证明是"决定性作用"的投资 [5] 客户结构转型 - 从最初服务大众系客户转向本土品牌,目前本土客户占比超过50% [8][10] - 适应造车新势力低价、短周期需求,60%以上展品为中国团队原创研发,部分技术超越总部 [10] - 通过本土研发降低成本(开模费降低50%),同时保持德国品质标准 [8] 管理智慧与总部关系 - 采用"移花接木、暗度陈仓"等策略突破总部流程限制,例如未经批准先开展长沙自动驾驶项目 [11] - 顶住总部涨价压力,坚持中国市场价格策略,维护客户关系 [12] - 争取中国研发成果产权保留,配合国家高新技术政策 [14] 发展战略与行业地位 - 中国区占集团营收1/4,成为全球第三大板块,从亚太区独立并获得董事会席位 [10] - 计划2030年实现80亿欧元销售额,转型为驱动科技公司 [16] - 融合德国自动化、日本精益生产、美国组织管理和中国民企效率等全球经验 [15] 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 - 采用"穿珠"式管理,整合各领域人才形成团队合力 [15] - 建立"主人翁心态"文化,中国区员工业绩靓丽获得总部信任 [11] - 领导风格温和儒雅,强调尊重人才与合作而非高压管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