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环境与医药行业背景 - 2024年全球资产价格受地缘政治、美国大选、大国博弈及经济下行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国内政策组合拳旨在拉升消费内需并提振资本市场 [1] - 市场对2025年经济能否企稳存在不确定性,但普遍预期全球利率将在未来一年持续走低,医药行业预计迎来新拐点 [1] - 医药行业长期呈现牛市格局,纳斯达克生物指数从2009年650点上涨至最新4310点,期间涨幅达5.6倍,但近三年处于调整期,申万医药指数和XBI指数高点回撤均接近50% [1] 医药行业现状与集采影响 - 医药行业下跌受集采降价影响,企业端基本面走弱,例如恒瑞医药2021年扣非净利润下滑30%,2022年持续下滑19% [4] - 医保基金面临压力,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34万亿元,总支出2.81万亿元,当期结余0.52万亿元,结余率16%,结余增速为-18%,为首次负增长,降本成为长期目标 [5] - 政策导向逼创新,2021年发布指导原则确定Me too类药物高估值泡沫结束,缺乏创新的药企难以维持暴利 [5] - 集采背景下,传统药企面临增长压力,解决方案是开发第二增长曲线,如Me-better或First-in-class药物,海外药企如默沙东、诺和诺德均依靠重磅单品实现增长 [14] 创新药出海与全球市场 - 创新药出海是长期发展共识,全球头部药企如默沙东、武田、诺和诺德的最大市场均在美国,诺和诺德在美国收入占比接近55% [6] - 创新药企需通过临床数据证明价值以获得高定价,例如泽布替尼因较伊布替尼展现出更好疗效而获得高定价 [8] - 日本药企在经历集采调整后,通过创新出海和跨国并购实现国际化,例如武田制药,尽管日本老龄化严重,但其最大市场在美国 [4][14] 美联储利率周期与行业融资 - 生物科技企业在商业化前期依赖融资,过去三年美联储加息缩表将利率推高至5%,虹吸全球资金,削弱医药行业融资能力 [9] - 投融资余额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近三年处于低位,行业回暖关键取决于美元周期 [9] - 历史数据显示联邦基金利率与纳斯达克生物指数呈负相关,2004年、2016年和2022年的加息均导致指数走弱,而2008年和2020年的降息则刺激指数上涨 [11] -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降息两次,除日本外的主要经济体将保持货币宽松以应对增长压力 [12] 基金经理表现与持仓分析 - 近六个月部分医疗基金表现出韧性,圆信永丰医药健康收益为32.66%,天弘医药创新A为11.40%,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A和中欧医疗健康A收益分别为10.61%和4.01% [2][3] - 葛兰持仓风格偏向创新药和CXO,前三大持仓为恒瑞医药(持仓市值44.71亿元,环比减持12.54%)、药明康德(持仓市值40.56亿元,环比增持9.53%)、迈瑞医疗(持仓市值32.93亿元,环比减持9.59%) [7] - 葛兰从业以来偏股型总回报为83.99%,年化回报6.39%,此数据是在医药行业熊市三年的背景下取得 [14]
医药出海,葛兰的确定性
搜狐财经·2025-05-29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