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财社论:以法治精神充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一财经·2025-05-29 22:02

民法典实施五周年成效 - 民法典自2020年5月28日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施行 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立法核心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 [2] - 实施五年间 全国各级法院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达80.41万件 涵盖公民个人及市场主体权益侵害案例 [3] 民法典三大特征 针对性 - 对人身权 财产权 人格权等作出详细规定 确立从出生到死亡的权利保护逻辑 [3] - 人格权保护实现从模糊到全面细致的转变 明确自然人 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名称权 名誉权等保护条款 [3] 严肃性 - 知识产权侵权判例显示法律刚性 2024年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终审判赔6.4亿元 创同类案件赔偿纪录 [4] 延展性 - 推动法律体系完备化 最高法2022年发布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 多部门出台配套措施 [4] - 2024年5月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吸收民法典原则 明确保护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的人身权 财产权及人格权益 [4][5] 立法与执行动态 - 民法典作为市场经济基础性法律 为执法提供准则 但需平衡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现实冲突 [5][6] - 法学专家强调私权保护 平等自愿 诚实守信原则 指出法律执行比立法更具挑战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