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红书算法又变了....
搜狐财经·2025-05-29 23:00

小红书算法调整对内容生态的影响 - 平台算法从考核"新鲜度"转向考核"贡献力",包括点击、停留、点赞、收藏、评论、转发等指标,且权重不同(如评论比点击更值钱)[1] - 低质量或搬运内容生存空间被压缩,需提供真实价值才能获得推荐,但新手创作者突围难度加大[1] - 带货笔记权重暴涨30%,纯分享类内容曝光量腰斩[6] - 平台设置"600字生死线",低于600字的笔记流量大幅受限[6] 政策监管对算法逻辑的重塑 - "清朗·算法治理专项行动"要求平台公开算法逻辑、破除信息茧房、严控低俗内容[2] - 热搜榜需标注自然热度或平台干预来源,并人工核实"摆拍""仿冒"内容[3] - 上线"一键破茧"功能,用户可强制刷新推荐池以打破信息牢笼[3] - 新增「内容偏好评估与调节」功能,允许用户自主切换兴趣标签[4] 平台应对策略的双面性 - 明面推出合规功能如内容偏好调节,暗地将流量倾斜至商业化内容(如带货笔记)[6] - 通过技术规则(如字数限制)倒逼创作者提升内容深度,但可能引发"凑字数"等扭曲行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