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商标耍心机
经济日报·2025-05-30 06:16
商标误导行为分析 - 商家将"一品牛""120W"等描述性词汇注册商标并与商品品类名称组合 混淆商标与商品质量功能特性 误导消费者[1] - "一品牛肉干"实际使用猪肉 "120W充电器"实际功率仅12W 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1] - 此类行为虽可能符合商标注册形式要件 但违反商标法关于"带有欺骗性"条款 已注册商标可能被宣告无效[1] 企业品牌建设 - 商标不仅是企业形象象征 更与品牌价值和社会评价紧密关联 误导行为将严重损害企业信用[1] - 消费者受骗后会产生持续不信任感 即使广告合法合规 企业声誉仍将受损[1] - 企业应专注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配套 通过真实价值而非文字游戏建立品牌[2] 监管体系完善 - 商标审查存在局限性 审查员无法预判所有使用场景 需更新细化审查规则和不予核准范围[1] - 监管部门需加强事后查处 对问题商标及时处理 并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 - 应推进知识产权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 完善综合管理体制 保障消费环境安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