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与效率突破 -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以62.62自然箱/小时的单机作业效率第十三次刷新全球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纪录[3][4] - 通过优化泊位安排、堆场归并转及双箱作业场位布局,10小时内完成船舶靠泊准备[1] - 2023年累计9次打破装卸生产纪录,其中2次刷新世界纪录,码头作业效率同比提升3.6%[4] 海陆联动全流程优化 - 海侧实施船舶动态调度策略,套泊作业数量同比提高11.1%,泊位周转效率显著提升[4] - 陆侧压降关键环节时间:人员上下船时间减少3.1%,锁垫筐上下桥吊时间减少3.5%,桥吊靠离衔接时间压降10%[4] - 堆场翻倒率降低2.1%,轨道吊双箱作业占比同比提升12%[4] 自主技术研发成果 - 自主研发A-TOS码头智能管控系统与A-ECS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堆场翻倒率降低5.14%[5][6] - AGV结合视觉感知技术,运行间距缩小2.6%、速度提升3.6%[6] - 桥吊自动化技术突破:主起升高度最大下降16.6米,主小车单钩作业耗时减少20秒[9][10] 创新技术应用案例 - 采用"激光扫描+机器视觉"双检测技术,完成上万次测试优化装卸船自动化项目[9] - 自主研制高压岸电连船机器人,解决电缆长度不足问题,推动绿色港口建设[11] - 全球首个"氢+5G"智慧绿色码头实现技术替代欧美方案[11] 研发团队攻坚精神 - 软件开发团队连续24小时修复堆存算法漏洞,完成15万场位模拟测试[5] - 核心系统开发期间,团队成员带病工作优化100余处代码[5] - 技术骨干累计飞行3.2万公里,日均工作14-18小时,未调休假期超50天[7][11] 商业推广与系统落地 - A-TOS系统在日照港成功落地,破解"自动+人工"混合调度难题[8][9] - 累计组织2000余次线上线下会议,设计十余种系统方案[9] - 系统上线后运行平稳,实现跨港口技术复制[7][8]
山东港口青岛港第十三次刷新世界纪录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