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并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 - 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需通过顶层设计、基础设施、融合创新和人才引育系统推进[1] 顶层设计布局 - 上海市发布《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目标打造"国际数字之都",构建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三位一体"体系[2] - 北京市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重点培育数字经济新体系和标杆企业[2] - 深圳通过立法确立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推动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数据要素市场培育[2] - 上海数据交易所探索"数据资产登记+交易+监管"一体化制度,杭州设立数据资源管理局统筹政务数据共享[2] 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布局5G基站、算力中心、物联网感知终端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5G网络全覆盖和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应用[3] - 天津2022年底建成5G基站超5万个,计划到2025年新增2万个实现重点区域"双千兆"网络覆盖[3] - 贵阳算力规模达49EFLOPS,依托"东数西算"节点强化"中国数谷"建设[3] 产业融合与集群发展 - 杭州未来科技城集聚阿里巴巴、之江实验室等头部机构,构建"电商+云计算+AI"生态圈[4] - 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围绕车联网、智能终端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4] - 合肥市依托京东方、科大讯飞打造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千亿级产业集群[4] 数字人才体系 - 完善梯度化培养体系,鼓励高校设立数字经济学院并增设大数据治理、数字金融等交叉学科[5] - 实施精准引才策略,对顶尖数字人才提供高额安家补贴和"人才创业险"[5] -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设立数字经济职称自主评审和"数字人才伯乐奖"[5]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2025-05-30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