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力量铺就交通强国建设“快车道”
科技日报·2025-05-30 09:20

交通强国建设中的科技应用 - 国产TBM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天山号"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全长280多米,重达2800多吨,由十几个系统、上万个部件组成,基本实现国产化替代进口 [1] - TBM具有快速掘进优势,可像工厂流水线一样连续作业,被称为"地下蛟龙",但面临断层破碎带软糯地层等技术难题,操作精度需以毫米计 [2] - 国产TBM配备超前地质探测设备,可探测刀盘前方100米围岩,并通过多种支护模式应对复杂地层,保障施工安全 [2] 重大工程案例与技术突破 - 天山胜利隧道全长22.13公里,位于海拔3000多米无人区,地质复杂,施工难度极大,TBM技术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青藏高原公路建设中采用强夯置换(掺水泥/碎石)和桩基技术解决多年冻土"芝麻糊"难题,实现荷载稳定承载 [3] - 三峡船闸年通过量达1.69亿吨,远超1亿吨设计规模,通过开发同步顶升装置等大修装备,将检修时间从100多天压缩至30天 [4][5] 智能化与未来发展方向 - TBM技术未来将推动交通行业向高效、安全、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支持更具挑战性项目建设 [2] - 三峡通航计划应用大数据、大模型技术发展智慧航道和智慧船闸,进一步提升长江航运时效性 [5] 代表性技术装备与人物 - "天山号"操作手崔华新提出TBM"吃硬不吃软"特性,强调操作需专业技术与高度责任心 [2] - 交通运输部田波团队创新高原冻土公路解决方案,其"野牦牛"式攻关精神助力青藏交通建设 [3] - 三峡通航李然团队研发的人字门同步顶升装置等关键技术显著提升船闸运维效率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