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演型”到“实用型”:中国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探索提速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以"好用、管用"为导向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从"表演型"迈向"实用型" [2] - 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迭代升级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进工厂和家庭 [2] - 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覆盖汽车贴标、衣服折叠、垃圾清理等工业、家庭、商业场景体现实用化趋势 [2] 企业商业化应用进展 - 优必选Walker S1工业人形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协同实训包括协同分拣和精密装配 [3] - 擎朗智能累计生产销售逾10万台送餐、送药等商业服务机器人 [3] - 傲意科技灵巧手可独立完成银行柜员操作如从1万元现金中抽取5张纸币无需依赖完整人形机器人 [2] 产业链生态与政策支持 - 上海浦东集聚100多家机器人企业其中90%以上位于张江科学城形成全产业链生态圈 [4] - 张江机器人谷覆盖智能软件、核心零部件、整机集成和场景应用推动人形机器人多领域落地 [4] - 国家自然基金委高技术中心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佳载体应用场景将加速技术迭代 [4] 技术挑战与突破 - 叠衣服等简单人类动作需机器人调动视觉、触觉等多系统体现技术复杂性 [2] - 企业不再单纯追求"人形"而是通过模块化设计(如仿生手)实现特定场景功能 [2] - 群体智能技术实现数十台机器人协同作业标志着工业应用成熟度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