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 -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呈现"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宏观风险大于微观风险"特征,商业银行需长期应对外部不确定性[2] - 关税战等外部因素对银行经营环境、业务、客户、资产产生综合性影响,难以被现有风险管理框架完全识别[2] - 风险定义已从单纯关注负面因素演变为同时关注正负面因素,但实务中仍侧重负面因素识别[3] 现有风险管理体系的局限性 - 商业银行采用9+X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但外部不确定性如贸易战具有"二向箔"式综合打击效应,现有分类无法充分捕捉交叉性风险[4] - 管理工具依赖压力测试、ECL模型参数调整等方法,但忽视外部冲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影响[4] - 工作机制存在部门协作不足、决策信息缺失问题,分解评估方式导致方案协同性与前瞻性不足[5] 风险管理理念与国际差距 - 国际银行重视风险-收益匹配原则,国内银行存在业务与风险对立现象,部分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否定业务逃避责任[6] - 强监管环境下部分银行陷入"安全竞赛",风险管理职能退化为免责导向,导致过度保守决策[6] - 地缘政治风险通过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路径影响银行,需参考BIS/IMF/ECB研究成果优化管理[6][7][9][11] 改进建议与实施路径 - 构建迭代工作方法替代传统"总-分-总"模式,增强部门协同并聚焦战略目标实现[12] - 建立覆盖宏观政策、中观行业、微观主体的三维分析框架,统一业务与风险评估信息基础[13] - 在战略制定中融入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等量化工具,动态调整战略假设[16] - 通过长周期资产评估、预期管理等措施实施对冲策略,注入确定性因素[15] 战略与风险管理的整合 - 需均衡配置业务与风险背景的决策人员,保持权力平衡与正确考核导向[16] - 将风险机会评估信息流引入战略流程,持续挑战战略假设适当性[16] - 商业银行需在战略视野下协调风险与发展,把握环境变化中的业务机遇[17]
穿越未知:商业银行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风险管理实务框架探讨
搜狐财经·2025-05-30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