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批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专项债落地,收购后将转为保障房 专家:去库存同时保民生
搜狐财经·2025-05-30 10:53

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政策落地 - 浙江省首批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项目落地,涉及8个住宅项目,金额超16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 [1][4] - 项目分布在湖州(4个)、温州(3个)、嘉兴(1个),其中7个明确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如温州万科臻湾华庭收购60套住房(5393.4平方米)及配套车位,金额2500万元 [4] - 专项债收购模式是政策工具创新,此前资金来源主要为保障房再贷款,现增加财政工具(专项债),形成金融+财政的双重支持机制 [4][8] 政策背景与全国推进情况 - "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政策自2024年5月提出后,全国超60个城市响应,已落地贵阳、长春等10多个城市,累计筹集保障房超15万套 [6] - 典型案例:长春收购6837套可改造为1.13万套保障房,合肥收购5733套(58.9万平方米),长沙完成首批436套收购 [6] - 辽宁省计划2025-2027年通过收购新增12万套配租型保障房 [6]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拟安排4.4万亿元专项债,明确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 [8] 行业影响与模式创新 - 专项债收购优先选择三四线城市(如湖州、温州、嘉兴),契合高库存区域去库存需求,构建商品房-保障房动态转化机制 [5] - 该模式实现"市场盘活+民生兜底"双赢,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样本 [5] - 政策允许城市政府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拥有更大自主权,收购价格参考同地段保障房重置成本加5%利润 [10] 专家建议与优化方向 - 建议将商办用房纳入收购范围,因其土地成本低(造价为商品房1/3-1/2),可提升保障房供给效率 [9][10] - 需平衡收购价格:过低冲击房价,过高则难作保障房销售,浙江选择用于租赁住房是现实方案 [10] - 除收购外应同步推进保障房新建,因单套收购成本可建多套新房,且能拉动建筑、装修等产业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