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玻尿酸龙头炮轰胶原神话!医美三巨头“成分大战”背后:业绩集体失速,概念炒作退潮
华夏时报·2025-05-30 17:07

舆论风波与股价波动 - 华熙生物公开质疑券商研报"不科学对比",称其鼓吹"玻尿酸过时论"并贬低玻尿酸产业价值,暗指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过度炒作 [2][3] - 巨子生物因产品检测报告显示其"胶原棒"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0.0177%低于法定备案下限0.1%,且关键成分甘氨酸未检出,引发舆情 [4] - 巨子生物股价在5月26日开盘一度跌超8%,近5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9.97% [5] - 锦波生物股价受行业舆情牵连,5月22日暴跌超14%,5月30日盘中累计跌幅达17.23% [7] 业绩表现与增长趋势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70.59%,第四季度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1.91亿元 [9]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2%,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4%,但核心产品"可复美"增速连续四年下滑(2021-2024年增速分别为113%、79.5%、73%、62.9%) [9] - 锦波生物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增长84.92%,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144.27%,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速降至62.51%,净利润增速降至66.25% [10] 技术路线与行业竞争 - "成分之争"本质是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两条技术路线的话语权争夺,华熙生物强调玻尿酸科学价值,巨子生物与锦波生物依托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获资本热捧 [11] -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事件将加剧双方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竞争,推动行业更注重产品真实功效与科学依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