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能融合发展应用与路径分析 | 交通战略研究
搜狐财经·2025-05-30 18:33

交能融合概述 - 交通和能源行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通过创新发展清洁能源和推动交能融合,可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水平,大幅减少碳排放并带来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1] - 交能融合是指交通与能源两大基础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等方式实现深度融合,构建"交通为体、能源为血、智慧为脑"的深度协同体系 [2] - 国家高度重视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推动建设了一批交能融合重点项目,持续完善交通运输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2] 政策支持 - 国家已先后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应用 [2] - 2025年4月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交能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3] - 2025年5月交通运输部牵头召开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视频推进会,推动交能融合发展取得实效 [3] 发展现状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充电停车位约5.1万个 [2] -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达到77.6%,已建和在建清洁能源船舶超过430艘,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3% [2] -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换电设施体系,截至2025年4月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达399万个,充电站数量达1.6万座 [5] 核心应用场景 分布式光伏+储能 - 利用服务区、收费站、客货运站、机场等建筑屋顶及护坡、周边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配套储能系统与充电设施 [4] - 山东枣菏高速打造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广东清远高速建设光伏"零碳服务区",年均发电量约94.7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85.4吨 [4] - 北京大兴机场、昆明长水机场等均已配置分布式光伏电站 [4] 充换电网络 - 浙江省提出"村村通充电桩"计划,计划形成城市5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 [5] - 四川省通过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县域充换电设施建设 [5] - 宁波—义乌新能源重卡运行线路首批两座充电站投用,标志着国内首条市场化运行的重型卡车绿色线路正式开通 [5] 绿色港口 - 上海港已实现100%岸电设施覆盖,建成全自动化码头多座,数量全球领先 [6] - 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等23个港口纳入"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 [6]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实现4台风机与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累计完成绿电发电量超2600万度,绿电消纳超1550万度 [6] 其他清洁能源应用 - 湖北交投在G45大广高速浠水服务区布局LNG加气站,日均服务200辆以上天然气车辆 [7] - 潜江、枝江西服务区投用加氢站2座,实现氢能示范线规模化常态运营 [7] - 多地对内河船舶进行电动化改造,远航船舶采用LNG或氢燃料替代 [7] 虚拟电厂 - 武汉东湖高新区项目基于AI技术打造光谷出行平台,接入13个停车场共6083个停车位和9座公共充电站点 [9] 发展路径 - 加快制定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的相关规划、标准及规范,完善安全、节能、环保等政策体系 [14] - 加快推进智慧交通、数字能源建设与深度融合,开展交通能源系统与能源网柔性互联、智能微电网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5] - 全面布局交通+光伏、储能、充换电站等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拓宽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枢纽场站等交能融合场景 [16] - 加强资金支持力度,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绿色信贷等各类资金渠道,创新投资运营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