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渐别”美元,人民币作用凸显
搜狐财经·2025-05-30 22:32
去美元化趋势 - 各国央行和投资者正在减少对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依赖,转向替代贸易协定和黄金、数字货币等资产 [1] - 亚洲经济体正在谨慎摆脱美元束缚,可能推动货币体系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1] 去美元化指标 - 美元在国家储备中占比下降,黄金占比上升,替代货币在双边贸易中使用增多 [3] -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在去美元化进展中位列全球前十 [3] - 美元在SWIFT支付中的占比从近50%下降,外汇交易占比从80%以上下降 [3] 亚洲货币多元化 - 东南亚、中东和金砖国家推动货币多元化,人民币在亚洲交易中的使用增加 [3] - 东盟达成协议优先使用本币交易,以降低受美国货币政策和贸易限制的影响 [3] - 东南亚成员国开始使用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泰铢等货币进行直接贸易 [3] 人民币的崛起 - 人民币占全球支付份额的4.1%,远低于美元的49%,但中国自建支付系统和经济体量使其交易体量不容忽视 [5] - 中国通过人民币贸易与东盟、中东国家建立更紧密联系 [5] 具体国家案例 - 印尼与中国和日本的贸易中约15%使用其他货币(人民币或印尼盾) [3] - 印尼外资银行在雅加达设立专门团队以满足印尼盾兑人民币交易需求 [3] - 印度与18个国家签订使用卢比的贸易协定 [3] 去美元化背景 - 疫情后亚洲国家寻求减少对美元计价金融体系的依赖,此前全球资本集中在美国市场 [5] - 美元在疫情期间的波动加速了亚洲国家减少对美元依赖的趋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