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低值包裹政策调整,中国电商包裹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2025-05-31 10:11

美国低值包裹进口政策调整 - 美国自5月2日起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进口政策(Section 321),针对中国及中国香港邮政发运的低值包裹实施新清关及税收规定 [1] - 政策核心变化在于区分邮政渠道与商业渠道,监管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 [1] 邮政渠道与商业渠道差异 - 邮政渠道:需统一征收固定税率进口关税,承运人需在发运前完成税费代收代缴,操作复杂性导致中国香港邮政暂停发运美国物品类邮件 [2] - 商业渠道:遵循一般贸易规则,按HS编码和原产国判定关税,要求清关代理或进口商准确申报商品信息,监管重点为商品本身而非物流路径 [2] 政策背景与未来趋势 - 美国商务部计划2025年9月将新规扩大至全球,建立统一监管与申报系统 [3] - 政策调整源于电商包裹激增,原有简易清关政策无法适应跨境电商发展,导致不公平竞争和税收问题 [3] - 特朗普时期加征关税政策已使中国小包裹成本大幅上升 [3] 过渡性解决方案与挑战 - 通过第三国邮政系统寄递至美国或可暂享免税待遇,但存在物流时效长、成本高、清关稳定性差等弊端 [4] - 美国政策变化频繁,若外国邮政包裹数量激增,豁免条款可能迅速取消 [4] 可持续性应对策略 - 转向一般贸易清关(如T01报关模式),需提供详尽申报资料并缴纳关税,优势为清关速度快、风险可控,适合品牌商或生产工厂整合管理 [5] - 苹果公司采用T01模式进口中国制造的iPhone和iPad [5] - 美国可能借鉴中国跨境电商9610模式,要求海外电商注册美国法人,实行商品备案、认证及可追溯机制 [5][6] 行业转型关键点 - 海外仓成为重要节点,助力中国品牌本地化交付,搭建工厂与消费者桥梁 [6] - 未来跨境电商进口美国主通道或转向一般贸易,企业需提前研究海关编码、法规合规及认证标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