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演出编排靠“外包”?没必要这么卷!
南方都市报·2025-05-31 23:30
校园文艺汇演外包现象 - 校园节目编排“外包”现象开始冒头,存在班级“高价请老师”、“花钱买节目”的情况 [2] - 一个歌舞剧节目,全班几十名同学参与,每位学生需缴纳1200元用于聘请专业培训机构老师 [2] - 节目外包现象源于排练评比压力大、艺术教育依赖外包以及考评标准存在偏差 [2] 外包现象成因分析 - 学校文艺汇演分为面向家长的汇报演出和具有评比性质的教育部门组织活动,两者均受到高度重视 [2] - 评比性演出的考评标准往往将舞台效果和获奖名次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忽视节目是否由师生独立完成 [3] - 竞争意识渗透校园各个环节,导致无差别竞争现象,课堂比成绩,课外拼才艺 [3] 外包的影响与潜在问题 - 节目外包花费高昂,一个节目下来费用比上兴趣班还贵,对普通家庭构成经济压力 [2] - 当前做法可能模糊校内素质教育的初衷,并可能导致素质教育成为“烧钱游戏” [2][3] - 评价规则若缺乏引导,可能引发不顾学校实际和学生能力的“恶性竞争” [3] 建议与展望 - 教育主管部门需优化评价体系,并依靠规范收费来确定边界 [3][4] - 有必要形成共识,明确教育的本质是成长而非竞赛,避免文艺汇演成为新的负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