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能维持四到六周,欧洲向中国求救
搜狐财经·2025-06-01 11:13
欧盟稀土战略与现状 - 欧盟委员会3月公布47个战略项目清单 旨在提升对17种关键原材料中14种的生产能力 试图改变对中国稀土的严重依赖 [1] - 欧盟工业专员警告不能让中国稀土成为"俄罗斯的天然气" 德法等国宣布新开采和替代项目 [1] - 仅两个月后 欧洲制造商因中国稀土出口受限面临停产 部分企业库存仅剩4-6周 [3][5] 行业影响与价格波动 - 欧洲汽车行业风险突出 稀土短缺可能威胁电动汽车普及 当前稀土价格比数月前上涨40%-50% [5] - 中国包头天合磁电科技虽获出口许可证 但数量有限 欧洲企业怀疑成品优先销往美国 [5] - 中国控制全球87%稀土加工能力和91%精炼能力 在稀土磁体领域主导地位更显著 [7] 供应链与替代方案挑战 - 欧盟尝试通过开采本土资源(如瑞典)、国际合作(澳大利亚)及新技术减少依赖 但新供应链需10多年建设周期 [13] - 原材料专家指出建立替代供应链成本巨大 短期内无法实现真正去中国化 [13] - 梅赛德斯-奔驰等车企表示当前局势波动性大 难以做出可靠预测 [7] 地缘政治因素 - 中国欧盟商会称危机源于中美贸易紧张 中国4月对7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以回应美国关税 [9] - 受影响的稀土材料对电动汽车、风电设备及国防工业至关重要 [9] - 中方表示出口管制符合国际惯例 承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但未提供具体解决方案时间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