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岩山科技: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2025年5月)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核心观点 - 公司修订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旨在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明确责任认定标准及追究机制 [1][2] - 制度覆盖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业绩预告/快报重大差异等情形,并设定量化认定标准(如会计差错金额占净资产/收入/净利润5%以上且超500万元) [4][5] - 责任追究对象包括董事、高管、持股5%以上股东及直接经办人员,处罚形式涵盖警告、经济赔偿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3][8][9] 制度框架与关键条款 适用范围与定义 - 适用人员:董事、高管、持股5%以上股东及年报数据相关部门负责人、直接经办人 [3] - 重大差错定义:包括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如违反《企业会计准则》)、业绩预告/快报差异超20%、信息披露重大遗漏等 [4][7][8] 量化认定标准 - 财务报告差错: - 资产/负债差错金额占最近年度审计资产总额5%以上 [5] - 收入/利润差错金额占最近年度审计值5%且超500万元,或直接导致盈亏性质变化 [5] - 业绩预告差异:最新预计净利润与原预告方向相反,或偏离幅度超50%(确数)或20%(区间) [7] - 业绩快报差异:实际数据与快报差异幅度达20%以上或净利润/净资产方向不一致 [8] 责任追究机制 - 从重情形:主观故意、干扰调查、多次犯错等 [6][9] - 从轻情形:主动纠正、不可抗力等非主观因素 [7] - 处罚措施:警告、通报批评、停职、经济赔偿、解除劳动合同等 [8][9] 执行流程 - 证券部负责收集资料并提出处理方案,董事会审批前需听取责任人申辩 [7][9] - 追究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重大遗漏需及时补充更正公告 [7][9] 制度定位与补充说明 - 本制度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的补充,季度/半年度报告参照执行 [9] - 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为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