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俄大后方生变?普京发狠,中国已经做好打算
搜狐财经·2025-06-02 17:42

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背景 - 俄罗斯是全球能源出口第二大国,控制全球天然气市场重要命脉,天然气出口是其经济支柱 [1] - 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使俄罗斯能源出口处境严峻,中国成为关键市场因其庞大需求和市场潜力 [1] -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计划年供应5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主要供应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 [3] 蒙古国在合作中的角色变化 - 蒙古国最初被视为理想过境国,地理位置位于中俄之间,可收取过境费并带动经济 [3][4] - 蒙古国要求每年20-30亿美元过境费(占其GDP一半),被俄罗斯批评为"敲诈"导致谈判破裂 [4] - 蒙古国推行"第三邻国"政策靠拢美日,2023年签署《开放天空协议》引发中俄不满 [8] - 2024年蒙古国五年计划未提及该项目,主动放弃合作机会 [8] 哈萨克斯坦的新机遇 - 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俄能源合作新伙伴,政治关系紧密且基础设施良好 [10] - 2024年5月俄哈签署新管道协议,计划2030年投运,年输气量350亿立方米(含对哈供应100亿立方米) [10] - 项目将带动哈萨克斯坦过境费收入、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其在上合组织地位 [10][16] 中国的战略布局 - 中国已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网络,从中亚、中东到澳美的液化天然气和页岩气 [6] - 2024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4280亿立方米,预计2040年突破6000亿立方米 [14] - 新管道建设成本较高但未影响能源安全,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谈判优势 [13][14] 区域能源格局影响 - 中俄展现战略默契,俄罗斯确保新出口通道,中国维持能源安全 [13] - 哈萨克斯坦崛起为中亚能源合作新支点,上合组织凝聚力增强 [16] - 能源博弈涉及地缘政治较量,经济与战略利益交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