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争议升级!两家上市公司深夜互相“喊话”,巨子生物股价受挫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2 18:24

行业动态 - 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竞争加剧,两大巨头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爆发公开争议 [1] - 行业缺乏统一的成品检测标准,不同机构检测方法差异导致结果可信度存疑 [7] - 国家药监局已启动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及其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参与推动 [7] 华熙生物立场 - 公司支持郝宇博士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称其所属上海柳页医创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为华熙生态重要成员 [1][5] - 已组织专家对郝宇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慎评估和多方法反复测试,获得第三方检测结果 [2] - 警告相关企业如无法正视问题将公开检测结果,并称郝宇遭遇网络水军攻击 [2] - 公司表态"汝求战,便得战",暗示可能升级为商业竞争 [5] 巨子生物回应 - 公司质疑华熙生物声明"颠倒黑白、恶意指控",认为涉嫌违法竞争破坏消费者信任 [2] - 公布检测机构东谱检测的澄清声明,指出郝宇所用报告仅限科研用途且未经原料对照检测 [3] - 强调产品通过药监备案和三重验证体系,不存在成分造假,多批次检测显示胶原蛋白含量超0.1% [7] - 已将争议产品送检多家机构,报告仍在回收过程中 [4] 市场影响 - 巨子生物股价6月2日一度跌超5.6%,收盘跌3.87%至68.25港元/股,总市值731亿港元 [1] - 5月16日至26日10天内公司市值从909亿港元缩水至735亿港元,跌幅达19% [8] - 事件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多家重组胶原蛋白厂商股价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8] 技术争议 - 郝宇检测报告显示可复美产品中甘氨酸未检出,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低于0.0177% [6] - 巨子生物质疑检测方法未纳入行业标准且缺乏原料样本验证,结果不可信 [7] - 检测机构声明称测试报告不具备法律效力,且未进行方法对比无法区分优劣 [3] 行业痛点 - 标准缺失导致品牌与消费者信任矛盾激化,行业透明度与合规性面临挑战 [7] - 事件反映出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在检测标准、功效宣称和监管体系等方面的薄弱环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