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无序“价格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
第一财经·2025-06-02 20:32
行业竞争现状 - 无序"价格战"成为行业"内卷式"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并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1] - 2024年5月23日某车企发起大幅降价后,比亚迪股份、吉利汽车、零跑汽车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分别下跌15.56%、13.2%、11.71%[1] - 2024年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为4.3%,低于整体工业企业5.4%的水平,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3] 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果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3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超过1000万辆[2] - 2024年1-4月中国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占比达68%[2] - 当前新能源车渗透率接近50%,行业进入全面市场化竞争阶段[3] 价格战负面影响 - 导致零部件采购价连年下降10%-15%,上游供应商经营恶化可能引发质量风险[6] - 压缩全产业链利润空间,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已降至3.9%[3][4] - 干扰企业创新投入,阻碍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5] 行业治理建议 - 中汽协倡议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工信部明确将加大"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1] - 主机厂应发挥链主作用,与上下游构建"有利可图"的产业生态[6] - 企业需坚持新质生产力驱动,避免低质量同质化竞争[5] 市场现状与应对 - 2024年4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59.8%,部分品牌库存系数超过2个月[4] - 激进降价属于违背市场规律的非正常手段,需坚持"稳中求进"策略[4] - 智能化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竞争下半场,行业需避免陷入"囚徒困境"[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