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举牌动态 - 2024年以来保险行业出现第三轮举牌潮,截至5月底7家保险公司共举牌15次,超过2023年全年举牌量也超过2024年前9个月举牌量 [1] - 参与举牌的保险公司包括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保险、阳光人寿、长城人寿、瑞众人寿、中邮人寿等,其中平安人寿今年已举牌6次 [2] - 与前两轮举牌潮(2015年、2020年)相比,2024年举牌潮的主要驱动力是利率下行环境下险资投资压力增大,需要通过投资高息股获取稳定现金收益 [2] 举牌标的特征 - 今年被举牌的上市公司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杭州银行、中信银行等12家,其中9只为H股(含A+H股) [3] - 从行业分布看,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此外还涉及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 [3] - 举牌标的普遍具有高股息特征,在低利率和新金融工具准则背景下,投资高股息个股和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有助于推动收益与报表稳定 [3] 银行股投资分析 - 在近两轮举牌潮中银行股均是重要投资标的,今年被举牌的12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H股均被二度举牌 [4] - 中国平安对银行股进行“扫货式”举牌,平安人寿对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的持股比例均超过11%,对农业银行H股的合计持股比例突破14% [4] - 银行股作为高股息红利股代表,具有低波动、高分红、低估值特点,平均股息率5%以上,较当前2%~2.5%的保险产品保证利率有可观利差 [4] 资产配置策略 - 险资密集举牌的主要原因包括:低利率环境下增厚投资收益的现实需求、新会计准则下优化财务报表以提升利润表稳定性、以及多项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推出 [6] - 保险公司通过创新方式开展权益投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正在加速落地,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资金全部获批后,改革试点资金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6] - 截至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4.9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03%,人身险行业股票持仓市值提升至2.65万亿元,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约为2.6万亿元,配比均超8% [6] 业务协同与市场观点 - 负债端的银保联动前景是险资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例如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后表示将通过股权纽带加强深度合作以促进银保业务发展 [5] - 随着银行股股价创新高,保险机构在投资选择上出现分化,有机构认为银行股是基础资产但结合自身配置策略目前不会超配 [5]
险资第三轮举牌潮进行时: 追捧高股息资产 扫货银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