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东打造更高水平粮仓
经济日报·2025-06-03 06:07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河乡南韩村通过暗管排盐、节水灌溉技术将盐碱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小麦亩产增加200斤 [1] - 山东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5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359万亩,支撑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1] - 昌邑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粮食生产"三增长",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128.93万亩,总产量达11.21亿斤 [2] 基础设施建设 - 昌邑市青阜农业综合体运用5G、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现墒情监测、土地养分分析等智能化管理 [2] - 昌邑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66万亩,2024年投入1.02亿元新建3.5万亩,计划2024年新建4.8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 [3] - 山东省计划2024年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00万亩,预计带动粮食增产10亿斤以上 [3] 盐碱地治理 - 下河乡采用"工程改良+科技赋能"双轨路径治理盐碱地,改造老化沟渠并推广暗管排盐技术 [4] - 东营市河口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69.72万亩盐碱地改造为高产田,亩均增产100多斤粮食 [5][6] -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盐碱地综合利用意见,改造提升盐碱耕地200多万亩,专项安排10%投资用于土壤改良 [6] 高效节水灌溉 - 菏泽市鄄城县高标准农田项目新铺设PE管道超10万米,配套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使生产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7] - 禹城市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增收200元以上 [8] - 聊城市莘县通过喷灌、管灌等节水设施实现每百亩地节水30%,每亩节肥10-15公斤 [8] - 山东省近3年投入213亿元在沿黄九市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2858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