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探索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壮大路径
经济日报·2025-06-03 06:12

县域富民产业的核心意义 - 县域富民产业是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关键载体,强调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1] - 需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1] 县域富民产业的内涵特征 - 空间布局涵盖县乡村多层次载体,可在县城产业园或城乡节点,通过创新性配置城乡资源要素提高产业效率 [2] - 价值导向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要提升产业规模总量和能级,也要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 [3] - 产业形态以农业为基础,基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破边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附加值和就业选择 [3] 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的统筹关系 - 需统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避免将传统产业简单退出导致产业空心化 [4] - 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条件,避免产业雷同和无序竞争,如广西横州茉莉花产业和浙江缙云烧饼产业的成功案例 [5] - 需融入区域发展格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增强产业生命力,如河南夏邑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6] - 需健全城乡市场体系,破除二元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高价值环节流动 [6] 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 - 加强县域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一体化建设,深化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7]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支持中西部县域通过"科创飞地"等方式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8] - 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推动产业园区整合升级,建设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 [8] -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