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应急预案“重修订轻评估”问题?
中国环境报·2025-06-03 08:09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现状 - 当前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存在求全求快现象,报备后缺乏实际应用,修订时照搬照抄[1] - 组织演练时情景构造过于简单,针对性不足,难以应对真实突发环境事件[1]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每三年进行回顾性评估,但多数企业存在"重修订轻评估"问题[1] 认知维度改进措施 - 需改变企业将应急预案视为"迎检资料"、员工视演练为"规定动作"的现状[2] - 建议建立法定代表人"安全必修课"制度,通过事故警示教育明确管理失职后果[2] - 推行管理层"安全责任状"制度,将预案管理成效与晋升、绩效直接挂钩[2] - 实施分层培训:决策层聚焦法规、技术骨干开展实操训练、一线员工使用"岗位应急明白卡"[2] - 构建全员参与机制,设立"应急金点子"平台奖励有效改进建议[2] 执行维度改进措施 - 建议构建"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融合监管模式,按风险等级设定抽查比例[3] - 专项检查重点针对化工园区、危废处置等领域,每年开展两轮"预案有效性"核查[3] - 对"评估造假""应评未评"企业实施督办限时整改[3] - 升级智能监管平台,在电子备案系统中增设"评估报告备案"模块[3] 成效维度改进措施 - 建议构建"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体系解决"查而不改"问题[4] - 建立"一企一档"整改台账制度,动态记录问题及整改措施[4] - 实施整改效果回溯,专家团队通过无脚本演练验证能力提升[4] - 开发预案智能管理系统,设置生产工艺调整强制修订、评估到期提醒、事故案例推送三类触发机制[4]